HBO新剧《切尔诺贝利》推荐

《切尔诺贝利》,豆瓣评分9.6,IMDb评分9.5,只有五集,目前播出一集。你以为我会剧透?放心点进来吧。?这部美剧胆小勿入,因为画面太过于恐怖。

“切尔诺贝利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在乌克兰发生的真实事件,由于操作人员违规导致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超过8吨强辐射物质泄漏(相当于400颗日本广岛原子弹),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到核辐射侵害,目前,事故发生地已经用“石棺”封堆,周边的城市已成鬼城。

于那个地方的人来讲,他们直面的是超强核辐射,第1集中,爆炸后现场的工作人员有的面目全非,有的触摸到石墨后手血肉模糊(胆小的慎看!)。

这一段,是爆炸后附近的人们在桥上看热闹,像看极光一样看着远处的火光,发出感慨:“真美啊。”天空中,尘埃四处飞扬,孩子们在跳着笑着,恐怖的BGM中,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死亡……

从头发被爆炸产生的风吹动开始的慢镜头,辐射尘埃像星星一样从微笑的人群 玩耍的孩子中间飞过 用这么美的方式安静地凸显核泄漏的潜入 就像星际穿越里爸爸在女儿书柜背后 想大喊却发不出声 真是卑微又残忍 忍不住瞪大眼睛哽咽。

虽然剧集片头并未直接提及改编来源,但还是有不少评论认为编剧是从诺贝尔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名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寻找到了不少素材。《每日电邮报》的评论家朱利安·埃文斯曾在书评中写道:“阅读本书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切尔诺贝利是欧洲的一场海啸,这场由人类造成的海啸,永无止尽……如果你关心未来,我强烈推荐本书。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充满着极端和未知,它是技术爆炸的试验场。”

S.A.阿列克谢耶维奇曾亲临灾难发生现场并深入采访了超过500位受害者,试图还原这场世纪浩劫发生时的情景。在各种官方调查记录与解密文件之外,《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无疑是从受害者视角讲述这场灾难的最重要的文本材料。作为历史传记题材电视剧而非纪录片,《切尔诺贝利》自然无需完全去复述历史,而是要寻找到更多的角度去重现当时的现场。

从第一集来看,这部限定剧集可以说是完美实现了这一目标,甚至毫不掩饰的说剧集所展现的某些场景过于“真实”已会直接给观看者造成不适。这并不是指某些血腥或者残酷的画面,而是导演对于氛围的营造,以及作为以上帝视角旁观的观众来说,大家早已知道了结局,却又不得不眼看着当事人不断犯错而踏入深渊的那种无力。

但凡看过《绝命毒师》的人都会被导演乔韩·瑞克对于画面调度与氛围把控的功力所折服,在《切尔诺贝利》中他也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强项。用大量的镜头语言而非台词去呈现那种残酷环境的手法在第一集里随处可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结尾处当一群孩子在小镇上跑过时,天上一只小鸟突然跌落死去,那正是核辐射进入大气层快速扩散的时刻。

除了重现当年的灾难现场外,《切尔诺贝利》这部剧的另一大重点则放在了展示那场灾难中的人为因素。这其中既有核电站操作人员的自大与轻率,同时也包含了苏联当时的僵化管理与领导不力,作为一部英美联合制作的剧集,在这方面的刻画可谓是不遗余力。尤其是其中一位高层对于必须封锁消息的“慷慨陈词”可谓是人性泯灭的典范,相信不少观众看到这一幕时都会不禁打个寒颤。

从目前的评价和口碑来看,仅仅第一集就已经基本让这部剧提前预定了年底艾美奖的席位。而在奖项之外,这部剧集更重要的还是对于历史的反思与追问,就如开场那段独白所说:“谎言有何后果?并非是我们会把谎言误认为真相,真正危险的是:我们听多了谎言便不再能分辨出真相。那时我们能做什么?除了放弃对真理的信仰,满足于谎言堆砌的故事,我们还剩下什么?”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而追寻真相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

推荐指数:非常推荐,不是纪录片但却更显“真实”,同时也推荐读一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资源传送门

https://www.67nb.com/threads/29/

其他文章

评论